丙酸杆菌是一组属于放线菌的细菌。这些细菌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礼物。这意味着它们生活在身体的表面和空腔上,而没有产生任何病理。
该属一共包括16种,其中最著名和研究的是痤疮丙酸杆菌,与皮肤状况有关,称为寻常痤疮。一些研究表明丙酸杆菌是人类皮肤上最丰富的细菌。
丙酸杆菌。来源:公共域文件
该属细菌不会引起病理,除非由于某种原因它们进入血液。发生这种情况时,它们可能是某些病理的原因,根据个体免疫系统的状态,它们可能会致死。
同样,这些细菌对某些抗生素敏感,包括青霉素G(通常是首选),四环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通常,治疗可以促进细菌的治愈和完全缓解。但是,当个人的免疫系统减弱时,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或更积极的抗生素组合。
分类
丙酸杆菌属的分类学分类如下:
域:细菌
菌斑:放线菌
顺序:放线菌属
子订单:丙酸杆菌
家庭:丙酸杆菌科
属:丙酸杆菌。
形态学
属于丙酸杆菌属的细菌是多形的。这意味着它在其生命周期中可以有多种形式。
在这些细菌的情况下,它们的形状可以像杆一样,可以是分支的也可以不是分支的。另外,已经报道了球菌(圆形)和双裂形的细胞。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出细菌细胞可以成对或短链形式单独存在。同样,通常将它们组合在一起,这就是专家所说的“汉字排列”。也就是说,模拟这种类型的书写符号。
这些电池的长度为1.0-5.0微米,宽为0.5-0.8微米。他们没有覆盖他们的胶囊,纤毛和鞭毛也没有。同样,它们在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不会产生孢子。
它的细胞壁具有某些特性,使其与放线菌属的其他细菌区分开。首先,没有霉菌酸或阿拉伯糖。相反,它具有二氨基庚二酸和丙酸。除了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典型肽聚糖。
一般特征
他们是革兰氏阳性
这些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处理后呈现出特征性的紫色。
与所有革兰氏阳性细菌一样,这是由于其细胞壁的结构而发生的,其中肽聚糖保留了染料颗粒,使细胞获得了上述色调。
他们是厌氧的
这意味着它们不需要氧气即可进行各种代谢过程。有些物种兼性需氧(痤疮丙酸杆菌),而其他物种则是严格厌氧的。后者不能在氧气供应充足的环境中生存。
栖息地
该属细菌是正常人微生物群的一部分。它主要存在于皮肤上。但是,它也已从胃肠道,上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中分离出来。
代谢
其代谢主要基于发酵。细菌使用诸如己糖(例如葡萄糖)或乳酸等有机化合物,并将其转化为丙酸和乙酸。
此发酵机制通过两种方式发生:
- 从己糖获得乳酸,随后获得丙酸。
- 从己糖和丙酸中生成丙酮酸。
他们是积极的加泰罗尼亚
丙酸杆菌属的物种合成过氧化氢酶。这种酶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成氧气和水的化学反应。公式如下:
2H 2 O 2 -------- 2H 2 O + O 2
他们是嗜温的
该属的大多数细菌为嗜温菌,最佳生长温度为30°C。但是,据报道它们可以在20°C至70°C的宽温度范围内生存。
最适pH为中性
为了正常生存,这些细菌需要的pH范围为4.5至8.0。它的最佳pH值为7,因此理想的环境是pH值为中性或略带酸度或碱度的环境。
他们成长缓慢
丙酸杆菌属的大多数物种生长缓慢。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时,您必须等待多达六个小时才能看到殖民地的最初迹象。
文化
用于这些细菌的培养基是血琼脂(痤疮丙酸杆菌)。同样,使用酵母提取物胰蛋白A琼脂培养基。该介质的组成如下:
- 酵母提取物(3克/升)
- 胰蛋白((6克/升)
- 琼脂(15g / L)
pH要求为7.2-7.4,温度应在30-32°C之间。菌落产生时间约为48小时。
丙酸杆菌菌落看起来是凸的,发亮的和半透明的。类似地,已经观察到呈现一定色素沉着的菌落,其范围从堤岸到红色。
致病性
丙酸杆菌属的细菌通常是无害的。但是,其中一种痤疮丙酸杆菌与普通痤疮有关。
同样,这些细菌被认为是脑脓肿,牙齿感染,心内膜炎,结膜炎和腹膜炎的病原体。
要导致这些病理,必须存在两个重要条件:
- 细菌必须进入血液
- 个人必须具有弱化的免疫系统。
丙酸杆菌由于其细胞壁的结构和特性而不受细胞内降解的影响,因此它们可以增殖并引起不同组织的损伤。
应该注意的是,在具有最佳免疫系统的个体中,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发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针对病原体的防御机制被激活,细菌被中和了。
参考文献
- Avilés,E.从痤疮患者中分离出的痤疮丙酸杆菌菌株的生化特性和抗菌敏感性。(2010)。智利大学。论文。
- 厌氧菌。从以下网站获得:health.edu.uy
- Corrales,L.,Antolinez,D.,Bohórquez,J. and Corredor,A.(2015年)。厌氧细菌:进行并有助于地球生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不去 13(23)。55-81
- Piwowarek,K.,Lipinska,E.,Hac,E.,Kieliszek,M.和Scibisz,I.(2018)。丙酸杆菌属-丙酸,维生素B12和其他重要代谢产物的来源。应用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102(2)。515-538
- 取自:microbewiki.com
- 取自:catalog.hardydiagnostics
- 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取自:emedicine.me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