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松果体,脑骨骺,coranium或松果体,是一个小腺体,位于几乎所有种脊椎动物的大脑内。在人类中,它的大小可与米粒相媲美(长约8毫米,宽约5毫米)。成人的体重约为150毫克。
它的名称来自形状,类似于菠萝(来自松树的果实)的形状。它位于大脑中部,位于大脑第三脑室顶部的上皮丘脑区域,位于两个大脑半球之间。
松果体(红色)
在人类中,松果体在妊娠的第七周左右形成。它生长到生命的第二年,尽管它的重量一直增加到青春期。它的血流非常丰富,来自大脑后动脉的脉络膜分支。
尽管它是一个腺体,但其组织学非常类似于神经组织的结构,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和松果体细胞组成,并被一层软脑膜包围。但是,这种结构不受血脑屏障的保护,这意味着药物可以更轻松地访问它。
松果体(绿色)。来源:自己的工作用户:Anatomist90 CC BY-SA(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类神经胶质细胞,其保护和支持神经元,在这种情况下为松果体细胞。后者是一类分泌褪黑激素的分泌细胞,仅在松果体中发现。另一方面,软脑膜是脑膜的最内层,其功能是保护大脑和脊髓。
尽管在整个历史中都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但其真正功能却发现得很晚。实际上,松果体的任务是所有内分泌器官中最新发现的。
松果体的功能主要是内分泌,通过褪黑激素的产生来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它还参与调节我们对季节性节奏,压力,身体表现和情绪的适应。此外,它还会影响性激素。
松果体的历史
松果体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尽管对其确切功能尚有很多了解。
传统上,它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间的联系”。它与更高的意识水平和与形而上学的宇宙联系在一起。
松果体的最早描述是在公元前3世纪由亚历山大·赫罗菲罗斯(Herophilus)提出的,他认为松果体可以调节“思想流”。在公元前2世纪,盖伦(Galen)描述了它的解剖结构,称其为“钾”(意为菠萝锥),这个术语至今仍然存在。(格雷罗,卡里略维柯和拉尔多内,2007年)。
哲学家勒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认为它是“灵魂的座位和思想形成的地方”。由于它与光的联系,有人以一种神秘的方式称它为“第三只眼”。
在十七世纪,关于松果体的碎片的想法几乎没有科学依据。在18世纪,对这种结构的兴趣逐渐消失,被认为是没有用的痕迹。
然而,在20世纪初,由于比较解剖学的发展,有关松果体内分泌功能的第一批科学数据开始发表。具体地,开始观察到该结构中的肿瘤与性早熟之间的关系。
1958年,亚伦·勒纳(Aaron B. Lerner)和他的同事们成功分离出了由该腺体产生的褪黑激素。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松果体是“神经内分泌传感器”,这意味着它将视网膜的光信息转换为神经内分泌反应(褪黑激素释放)。
褪黑素在我们的大脑中充当神经递质,调节着我们的生物钟。
松果体的功能
如今,人们已经知道松果体具有很高的生化活性,因为它不仅会释放褪黑激素,还会释放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组胺,加压素,催产素,生长抑素,促黄体生成的胡烯,卵泡刺激剂,催乳素等。
因此,松果体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内分泌结构,可以合成和分泌在体内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发挥荷尔蒙功能的物质。其中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性腺等。
昼夜节律的调节
松果体的激活涉及一个庞大,复杂且仍然充满未知数的系统。已知的是,其操作似乎被明暗改变。显然,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眼睛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向大脑释放神经信号。
这些细胞与下丘脑上裂眼上神经核相连,对其进行刺激。这种刺激在白天会抑制下丘脑的室旁核,使我们活跃起来。
但是,在夜晚和没有光照的情况下,脑室旁核“解锁”并开始向脊髓中的交感神经元发送神经信号。从那里,信号被发送到上颈神经节,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刺激松果体松果体细胞的神经递质。
松果体细胞受到刺激会怎样?褪黑激素的产生和释放增加。当这种激素进入血流并通过人体时,就需要睡眠。
这样,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以帮助控制昼夜节律。已经发现,它具有在时差,失明或轮班工作等情况下重新同步昼夜节律的能力。
夜间褪黑激素的分泌在整个生命中都会有所不同,在生命的两个月后就会出现。血脂水平迅速升高直至3-5岁,然后下降直至青春期。他们在成年后会稳定下来,并在老年时再次下降,直到几乎消失为止。
性激素的调节
褪黑激素似乎与人类的性成熟有关。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季节性内分泌标记来繁殖季节性物种。
在啮齿动物中,观察到如果松果层被去除,青春期就会很早出现。短时间接触会延迟性成熟。因此,根据给药的种类,时间或形式,褪黑激素的给药可诱导性腺发育的进展或延迟。
在人类中,性早熟似乎与损害松果细胞,降低褪黑激素分泌的肿瘤有关。虽然该物质的过多分泌与青春期延迟有关。
因此,已经观察到由松果体产生的褪黑激素的增加阻止了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这些是与卵巢和睾丸的发育和功能有关的激素(如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
参与药物和药物的作用
在啮齿动物研究中已经表明,松果体可以调节滥用药物的作用。例如,它影响可卡因的致敏机制。
此外,它似乎还可以发挥抗抑郁药氟西汀(Prozac)的作用。特别是在某些患者中,这种药物起初会产生焦虑症状。
二甲基色胺(DMT)是一种在活植物中自然发现的有效迷幻药,也被认为是在松果体中合成的。但是,这还不是确定的,它被赋予了神秘的含义,这引起了许多怀疑。
免疫刺激作用
尽管尚未完全证实,但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中涉及的不同细胞来参与。
已经显示出可以执行与该系统的主要器官和次要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相关的多项任务。
这样,它将增强我们的身体与潜在有害的外部因素作斗争的能力。
抗肿瘤作用
褪黑激素与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有关,也就是说,它被认为具有抑癌作用。
在体内和体外肿瘤模型的实验中已经观察到了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与激素有关的那些;例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前列腺癌。另一方面,它也增强了其他抗肿瘤疗法。
还没有绝对确定地知道这些作用,并且缺乏更多的研究来证明它。
抗氧化作用
松果体和自由基的消除之间也发现了联系,发挥了抗氧化作用。这将减少不同器官中的大分子损伤。另外,似乎可以增强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抗氧化剂和酶的作用。
影响衰老和寿命
松果体(通过调节褪黑激素的水平)可以诱导或延迟衰老和生活质量。这可能是由于其抗氧化剂,癌细胞生长抑制剂和免疫调节特性。
在不同的研究中,观察到成年大鼠服用褪黑激素可将其寿命延长10%至15%。而如果进行松果体切除术(切除松果体),则缩短了类似的百分比。
在1996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在大鼠中显示,松果激素褪黑激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也就是说,它可以防止衰老或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典型的神经变性。
由于所有这些好处,许多人选择自行开始褪黑激素治疗。应当指出,这可能具有未知的甚至是危险的影响,因为其中许多特性并未得到充分证明。
如上所述,大多数研究是在啮齿动物上进行的,尚未在人类上进行。
松果体钙化
正常松果体的高分辨率显微照片。来源:Kleinschmidt-DeMasters BK,Prayson RA(2006年11月)。“脑活检的算法方法-第一部分”。大Pathol。CC BY-SA实验室医学(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钙化是松果体的主要问题,因为它是易于积聚氟化物的器官。随着时间的流逝,磷酸盐晶体形成并且腺体变硬。这种硬化导致褪黑激素的产生减少。因此,老年时的睡眠-觉醒周期会改变。
甚至有研究表明,氟化物产生的松果体的硬化促进了性发育,特别是在女孩中(Luke,1997)。
带钙化的松果体来源:上班族用户:吴迪夫CC BY-SA(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
松果体的分泌物似乎阻碍了生殖腺的发育。如果未激活该腺体,则会加速性器官和骨骼的发育。
这可能有点令人震惊,因为在1982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40%的17岁以下的美国儿童处于松果体钙化过程中。甚至在2岁的儿童中就已经观察到这种钙化。
松果体的钙化也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和某些偏头痛的发展有关。除氟化物外,还发现氯,磷和溴以及钙可积聚在松果体中。
如果您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阳光下产生的维生素D),则体内钙就不能被生物利用。相反,它将在身体的不同组织(包括松果体)中开始钙化。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控制我们的维生素D含量外,全球治疗中心在其文章中建议消除氟化物。因此,您应该使用无氟牙膏,喝过滤水,并服用富含钙的食物,而不是补充钙。
松果体肿瘤
松果体瘤
尽管非常罕见,但该腺中可能会出现肿瘤,称为松果体瘤。根据它们的严重程度,又将它们分为成胚细胞瘤,成细胞瘤和混合瘤。从组织学上讲,它们类似于睾丸(精原细胞瘤)和卵巢(不成熟精原细胞瘤)中的那些。
这些肿瘤可引起诸如帕里诺氏综合症(眼动能力下降),脑积水等疾病。以及头痛,认知和视觉障碍等症状。由于其位置,该区域的肿瘤很难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 Alonso,R.,Abreu,P.,&Morera,A.(1999年)。松果体。人体生理学(第3版)McGRAW-HILL INTERAMERICANA,880。
- 您想知道的有关松果体的一切。(2015年5月3日)。从全球治疗中心获得:globalhealingcenter.com。
- Guerrero,JM,Carrillo-Vico,A。和Lardone,PJ(2007)。褪黑素 研究与科学,373,30-38。
- 洛佩斯·穆尼奥斯(López-Muñoz),玛琳(Marín)和阿拉莫(C)(2010)。松果体的历史发展:II。从灵魂的位置到神经内分泌器官。神经病学评论(Rev Neurol)50(2),117-125。
- 卢克,JA(1997)。氟化物对松果体生理的影响(博士论文,萨里大学)。
- Manev,H.,Uz,T.,Kharlamov,A.,&Joo,JY(1996)。褪黑素缺乏症大鼠中风或兴奋性癫痫发作后脑损伤增加。FASEB期刊,10(13),1546-1551。
- 松果体。(科幻)。于2016年12月28日从Wikipedia检索。
- 松果体。(科幻)。于2016年12月28日从Innerbody检索:innerbody.com。
- Sargis,R.(2014年10月6日)。松果体概述。从EndocrineWeb获得:endocrineweb.com。
- Uz,T.,Akhisaroglu,M.,Ahmed,R。,&Manev,H。(2003)。松果体对于纹状体中昼夜节律Ⅰ的表达以及对小鼠的昼夜节律可卡因的致敏至关重要。神经心理药理学。
- Uz,T.,Dimitrijevic,N.,Akhisaroglu,M.,Imbesi,M.,Kurtuncu,M.,&Manev,H.(2004年)。氟西汀在小鼠中的松果体和类似焦虑的作用。神经报告,15(4),691-694。
- Zimmerman RA,Bilaniuk LT。(1982)。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测到的与年龄相关的松果钙化发生率。放射学 142(3):6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