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链球菌是一种细菌,其参与在牙釉质上形成的牙菌斑或生物膜的形成。它是一种属于人类口腔菌群的微生物,占该地区总链球菌的39%。
已经指出它是引起龋齿的主要病因,该疾病的特征是破坏牙齿的硬组织。实际上,它是由J. Kilian Clarke首先从龋病病变中分离出来的。
来自Wikimedia Commons的KDS4444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龋齿,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口腔卫生差,存在致龋微生物和滥用富含蔗糖的食物。这些因素影响口腔微生物群的失衡,其中变形链球菌的种群会加剧。
龋齿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非常高。据估计,有88.7%的5至65岁年龄段的人一生中至少出现过一次龋齿,其中儿童和青少年是最脆弱的人群。
特点
变形链球菌。革兰氏染色。通过照片提供:内容提供者:变形链球菌经以下机构批准的维基百科:w:zh:用户:Dmcdevit,通过Wikimedia Commons
-它们的特征是兼性厌氧菌,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生活。
-它们在实验室中需要5-10%的CO2才能生长,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被称为微嗜酸性菌。
-根据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中产生的溶血,将其分类为α或γ溶血。
-它们是非常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影响的微生物,因此它们无法长时间在体外生存。
-从营养的角度来看,在实验室水平上他们的要求很高。
分类
但是,根据16S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还有另一种分类。从这个意义上讲,它被归类为“变形链球菌”组,它不包括单个物种,但包含其他抗原相似的链球菌,例如:变形链球菌,链球菌,cr.tus,猕猴,S。褐家鼠,唐氏链球菌和ferus。
其中许多物种是某些动物的典型物种,在人类中很少见。只有变形链球菌和sobrinus是人类口腔中常见的微生物群。
形态学
龋齿的特征是在牙齿表面出现黑点,该黑点可能从牙釉质发展到牙髓,并可能扩散到牙周组织。高糖浓度和低pH值有利于此过程。
牙周炎
它开始于牙龈炎(牙龈发炎),后来发展成牙周炎(牙周炎),由于牙槽骨和牙周膜的吸收而失去了牙齿支撑。
掉牙
这是口腔护理和卫生条件差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蛀牙和牙周炎会导致牙齿完全脱落。
细菌性心内膜炎
已经观察到,一些已发展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使用Viridans群的链球菌作为病原体,其中包括变形链球菌。
这些患者的口腔卫生和牙周疾病不佳,这提示进入的门是口腔病变。
传播
据信,变形链球菌是在幼年时通过与母亲接触而获得的常见口腔微生物群(垂直传播),并且可以通过唾液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水平传播)。
诊断
变形链球菌像所有链球菌一样是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阴性的。它们在富集的培养基(如血琼脂)中分离。
它们在微需氧菌罩中孵育24小时后,在37ºC 和10%CO 2的条件下生长。菌落很小,有α或γ溶血作用。
变形链球菌水解七叶内酯并从甘露醇和山梨糖醇产生酸。它们由API Rapid STREP系统识别。
预防
预防和控制牙菌斑对于避免出现蛀牙,牙周炎和牙齿脱落至关重要。
由于溶菌酶,唾液过氧化物酶和IgA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唾液是防止蛀牙的天然机制。
其他自然防御是某些细菌的存在,例如戈登链球菌,血红链球菌和小菜蛾,它们通过产生H 2 O 2来对抗变形链球菌的生长。
但是,这还不够,需要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为此,您必须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这包括每天每餐后用含氟牙膏刷牙,使用牙线清洁和使用漱口水。
除此之外,除了避免过多的甜食,尤其是在儿童中,还必须定期拜访牙医以定期检查和清洁牙菌斑。
治疗
治疗通常很昂贵。只要一开始就受到攻击,就可以保存牙齿。
当蛀牙到达牙髓时,有时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在最坏的情况下,将进行整块的取出和假体的放置。
参考文献
- Lemos JA,Quivey RG,Koo H,Abranches J.变形链球菌:一种新的革兰氏阳性范例?微生物学。2013; 159(3):436-445。
- KrzyściakW,Jurczak A,KościelniakD,Bystrowska B,SkalniakA。变形链球菌的毒性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杂志。2014; 33(4):499-515。
- Ryan KJ,Ray C.Sherris。医学微生物学,第六版,麦格劳-希尔,美国纽约;2010.第688-693页
- Ojeda-GarcésJuan Carlos,Oviedo-GarcíaEliana和LuisAndrésRooms。变形链球菌和龋齿。CES odontol。2013; 26(1):44-56。
- 维基百科的贡献者。变形链球菌。维基百科,免费百科全书。2018年3月23日,12:08 UTC。可用网址:en.wikipedia.org/2018年9月3日访问。
- Roa N,GómezS和RodríguezA.T细胞,细胞因子和抗变形链球菌细胞粘附蛋白肽(365-377)的抗体的反应。Odontol大学。2014; 33(71):29-40。
- Graciano M,Correa Y,MartínezC,Burgos A,Ceballos J,SánchezL.变形链球菌和拉丁美洲的龋齿。系统评价文献。纳克·德·奥多托尔牧师。2012; 8(14):32-45。
- Berkowitz RJ。变形链球菌的获取和传播。J Calif Dent副教授。2003; 31(2):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