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聚合酶是酶,其功能有关复制和核酸转录的处理。这些酶有两种主要类型: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负责在复制过程中合成新的DNA链,增加新的核苷酸。它们是大而复杂的酶,其结构取决于在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中发现。
Taq聚合酶:PCR中使用的酶。
资料来源:Lijealso
同样,RNA聚合酶在DNA转录过程中起作用,合成RNA分子。就像DNA聚合酶一样,它也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其结构和复杂性随组而异。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可以认为第一种酶必须具有聚合酶活性,因为对生命发展的内在要求之一就是基因组的复制能力。
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
分子生物学的所谓“教条”描述了通过三个步骤从DNA中加密的基因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复制,转录和翻译。
该过程开始于DNA分子的复制,其中以半保守的方式生成了两个拷贝。然后将来自DNA的信息转录为一个称为信使RNA的RNA分子。最后,信使通过核糖体机制翻译成蛋白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涉及前两个过程的两种关键酶。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教条也有例外。许多基因不能翻译成蛋白质,在某些情况下,信息流是从RNA到DNA(例如逆转录病毒)。
DNA聚合酶
特征
DNA聚合酶是负责基因组精确复制的酶。酶的工作必须足够有效,以确保维持遗传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
如果我们考虑基因组的大小,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如果我们将自己在计算机上转录100页文档的任务设定为任务,则每页肯定会有一个错误(或更多错误,具体取决于我们的注意力)。
聚合酶每秒可添加700个以上的核苷酸,并且每10 9或10 10个并入的核苷酸(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只是错误的。
聚合酶必须具有允许精确复制基因组信息的机制。因此,存在具有复制和修复DNA能力的不同聚合酶。
特征与结构
DNA聚合酶是一种在5'-3'方向上起作用的酶,其作用是在末端带有游离-OH基团的核苷酸上添加核苷酸。
此功能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可以合成一条链而不会带来任何不便,但是需要在3'-5'方向合成的链又如何呢?
该链是在冈崎片段中合成的。因此,沿法向5'-3'合成小片段,随后通过称为连接酶的酶将其连接。
在结构上,DNA聚合酶共有两个拥有金属离子的活性位点。在它们中,我们发现了天冬氨酸和其他与金属配位的氨基酸残基。
种类
传统上,在原核生物中,已鉴定出三种类型的聚合酶,它们以罗马数字命名:I,II和III。在真核生物中,识别出五种酶,并用希腊字母的字母来命名,即:α,β,γ,δ和ε。
最近的研究已经鉴定出大肠杆菌中的五种DNA类型,酿酒酵母中的8种DNA,人类中的15种以上。在植物谱系中,对该酶的研究较少。但是,在模型生物拟南芥中已经描述了约12种酶。
应用领域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PCR或聚合酶链反应。该方法利用了DNA聚合酶的聚合能力,将我们希望研究的DNA分子扩增了几个数量级。
换句话说,在此过程的最后,我们将拥有数千个目标DNA的拷贝,PCR的用途非常多样。它可以应用于科学研究,某些疾病甚至生态学的诊断。
RNA聚合酶
特征
RNA聚合酶负责从DNA模板开始生成RNA分子。所得的转录本是与用作模板的DNA片段互补的副本。
Messenger RNA负责将信息携带到核糖体,以产生蛋白质。它们还参与其他类型RNA的合成。
这不能单独起作用,它需要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才能成功地执行其功能。
特征与结构
RNA聚合酶是大型酶复合物。它们在真核世系中比在原核中更为复杂。
在真核生物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聚合酶:Pol I,II和III,它们分别是合成核糖体,信使和转移RNA的核心机制。相反,在原核生物中,所有它们的基因都由单一类型的聚合酶加工。
DNA和RNA聚合酶之间的差异
尽管两种酶都使用DNA退火,但它们在三个关键方面有所不同。首先,DNA聚合酶需要引物来启动复制并连接核苷酸。引物或引物是由几个核苷酸组成的分子,其序列与DNA中的特定位点互补。
引物向聚合酶提供游离的-OH,以开始其催化过程。相反,RNA聚合酶无需引物即可开始其工作。
其次,DNA聚合酶在DNA分子上具有多个结合区。RNA聚合酶只能结合基因的启动子序列。
最后,DNA聚合酶是一种高保真地发挥作用的酶。RNA聚合酶容易出错,每10 4个核苷酸引入一个错误的核苷酸。
参考文献
- 艾伯茨(Alberts,B.),布雷(Bray),D。,霍普金(Hopkin),K。,约翰逊(AD),路易斯(Lewis),J。基本细胞生物学。花环科学。
- Cann,IK和Ishino,Y.(1999)。古细菌DNA复制:识别碎片以解决难题。遗传学,152(4),1249–67。
- 库珀,总经理,豪斯曼,稀土(2004)。细胞:分子方法。Medicinska naklada。
- Garcia-Diaz,M.和Bebenek,K.(2007)。DNA聚合酶的多种功能。植物科学评论,26(2),105–122。
- Lewin,B.(1975年)。基因表达。UMI按需书籍。
- Lodish,H.,Berk,A.,Darnell,JE,Kaiser,CA,Krieger,M.,Scott,MP,…&Matsudaira,P.(2008)。分子细胞生物学。麦克米伦。
- Pierce,BA(2009)。遗传学:一种概念方法。泛美医学版
- Shcherbakova,PV,Bebenek,K。和Kunkel,TA(2003)。真核DNA聚合酶的功能。Science的SAGE KE,2003(8),3。
- Steitz,TA(1999)。DNA聚合酶:结构多样性和共同机制。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74(25),17395-17398。
- Wu,S.,Beard,WA,Pedersen,LG,&Wilson,SH(2013)。DNA聚合酶结构的结构比较表明,核苷酸通道通向聚合酶活性位点。化学评论,114(5),275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