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世纪
-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
- 二十世纪
- 1932年-霍桑研究
- 1946年-组织发展
- 1954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 1954年-领导与管理
- 1959年-卫生和动机因素
- 1960年-X理论和Y理论
- 1964年-管理网格
- 1970年代-战略规划
- 1980年代-竞争优势
- 1990年代-工艺优化
- 1990年-学习组织
- 1995年-管理道德
- 二十一世纪
- 2000年代-
- 2009年-动机理论(
- 2013年-互联网,在线工作,新技术
- 参考文献
有些人将企业管理的起源视为对最新现代性的概念化。但是,其他人在管理古埃及金字塔建造者和苏美尔商人时也发现了类似的想法。
随着18和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作场所变化,军事理论和实践为最近流行的工厂管理方法做出了贡献。尽管一个人可以开办企业,但在许多人的照顾下以及许多人想要保留时,它的持续时间更长。
考虑到大多数企业运营的规模以及工业革命之前缺乏记录,在那些日子里,对于大多数企业所有者来说,自己执行管理职能是有意义的。
但是,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加和复杂性的提高,作为计划和控制的独立专家的所有者和运营经理之间的划分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
十九世纪
约翰·斯图亚特·米尔(John Stuart Mill)和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等著名的经济学家为资源分配,生产和定价问题提供了理论背景。
薪资管理者作为一个可识别的团体在1800年代后期首次脱颖而出。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
第一个现代管理学派以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的科学管理原理为基础,该原理于19世纪后期问世。
泰勒科学管理背后的原则侧重于系统而不是员工,从而将经理的角色置于非管理人员的角色之上。
管理非常“自上而下”,对整个行业的人员和流程进行了严格控制。
二十世纪
1920年左右,出现了第一个综合管理理论。哈佛商学院于1921年提供了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32年-霍桑研究
埃尔顿·梅奥开始质疑科学管理背后的原理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通过霍索恩(Hawthorne)的实验,梅奥得出结论,在激励员工提高生产率方面,人为因素通常更为关键。环境的物理特性不太重要。
1946年-组织发展
Kurt Lewin在组织发展和团队动力研究领域众所周知。
他的研究发现,如果具体经验与分析之间存在冲突,则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学习。
1954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一本名为《动机与人格》的书中阐述了他的需求层次,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人员如何看待员工的动机。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的类别归为一类。员工在满足更高层次需求之前必须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
金字塔的基础包括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对爱情和归属的需求,对自尊的需求以及对自我实现的需求。
1954年-领导与管理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他的《管理实践》一书中认为管理包括五个基本功能。这些是:
-规划和确定目标。
-团体组织。
-动机和沟通。
-绩效评估。
-人的发展。
1959年-卫生和动机因素
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根据马斯洛(Maslow)的需求等级制定了一系列卫生因素。
在经理可以使用激励因素来刺激员工绩效之前,必须在工作中提供卫生因素。
1960年-X理论和Y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的理论X和理论Y的原理由影响员工待遇的政策和实践的制定和应用的原理组成。
1964年-管理网格
Robert Blake和Jane Mouton开发了一种管理模型,该模型概念化了管理风格和关系。
他们的模型使用两个轴:“关注人”使用垂直轴绘制,“关注任务”沿水平轴绘制,以描述不同的管理风格和与员工的联系方式。
1970年代-战略规划
重点从测量功能转移到战略计划等工具。共享的增长矩阵和SWOT用于确定战略计划流程。
1980年代-竞争优势
随着业务环境变得越来越具有竞争性和联系性,竞争优势已成为组织的首要任务。
全面质量管理和6 Sigma等工具可用于提高生产率。
1990年代-工艺优化
流程再造变得流行。到本世纪中叶,《财富》 500强公司中有60%的公司表示他们已经计划或已经开始。
采取了一种更整体的方法,将重点放在整个组织和战略实施上。出现了诸如战略图和管理仪表板之类的工具。
1990年-学习组织
彼得·森格(Peter Senge)用《第五纪律: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普及了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中有五门学科。它们如下:
-个人领域。
-系统思考。
-共同的愿景。
-心理模型。
-团队学习。
1995年-管理道德
管理中的道德观念改变了员工的视野。他们从一笔花销变成了商业资产。
二十一世纪
观察者发现将管理细分为功能类别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多的过程涉及多个同时的类别。
2000年代-
在大数据的旗帜下,主要由咨询业驱动的组织开始集中精力使用技术来促进其增长和创造价值。
2009年-动机理论(
该理论与以下观念背道而驰:基于外部因素的奖惩系统可以激励人们。
那些对人类主动性负责的人是内在因素,例如自主权,统治力和目的。
2013年-互联网,在线工作,新技术
最近,人们越来越多地接受在家工作的可能性,这对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优势。
另一个重要点是在线平台的含义;自由职业者的工作变得越来越普遍,公司对雇用这些人而不是长期工人感兴趣。
另一方面,将逐渐注意到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数百万的工作机会将流失,导致工作年龄的人“重新训练”成为新职业。
在组织管理中,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协作将越来越普遍。
参考文献
- 丽塔·冈瑟·麦格拉思(2014年)。管理层的三个时代:简史。哈佛商业评论。摘自:hbr.org。
- 玛丽维尔大学(2018)。业务管理历史的时间表。摘自:online.maryville.edu。
- 维基百科,免费百科全书(2018)。管理。摘自:en.wikipedia.org。
- 商业事务(2013)。管理的演变。摘自:bmmagazine.co.uk。
- 卡特·麦克纳马拉(2018)。管理的历史和当代理论。免费管理库。摘自:managementhel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