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点
- 由脱辅酶和辅因子形成
- 他们承认各种辅因子
- 临时或永久工会
- 功能
- 常见全酶的例子
- RNA聚合酶
- DNA聚合酶
- 碳酸酐酶
- 血红蛋白
- 细胞色素氧化酶
- 丙酮酸激酶
- 丙酮酸羧化酶
- 乙酰辅酶A羧化酶
- 单胺氧化酶
- 乳酸脱氢酶
- 过氧化氢酶
- 参考文献
甲全酶是由蛋白质部分的向上的酶称为脱辅基酶与称为辅因子的非蛋白分子相结合。脱辅酶和辅因子在分开时都没有活性。也就是说,为了发挥功能,必须将它们耦合在一起。
因此,全酶是组合酶,因此它们具有催化活性。酶是一种生物分子,其功能基本上是增加细胞反应的速度。有些酶需要其他称为辅因子的分子的帮助。
脱辅酶+辅因子=全酶
辅因子补充脱辅酶并形成执行催化作用的活性全酶。需要特定辅因子的那些酶被称为缀合酶。它们有两个主要成分:辅因子,可以是金属离子(无机)或有机分子;脱辅酶,蛋白质部分。
特点
由脱辅酶和辅因子形成
辅酶是复合物的蛋白质部分,辅因子可以是离子或有机分子。
他们承认各种辅因子
有几种类型的辅因子可帮助形成全酶。一些示例是常见的辅酶和维生素,例如:维生素B,FAD,NAD +,维生素C和辅酶A。
一些与金属离子的辅助因子,例如:铜,铁,锌,钙和镁等。另一类辅助因子是所谓的修复基团。
临时或永久工会
辅因子可以不同强度结合脱辅酶。在某些情况下,工会是脆弱而短暂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工会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是永久的。
在结合是暂时的情况下,当从全酶中除去辅因子时,它会转变为脱辅酶,并不再具有活性。
功能
全酶是一种随时可以发挥其催化功能的酶。也就是说,加速在不同区域产生的某些化学反应。
功能可以根据全酶的特定作用而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DNA聚合酶,其功能是确保正确进行DNA复制。
常见全酶的例子
RNA聚合酶
RNA聚合酶是一种可催化RNA合成反应的全酶。这种全酶是从DNA模板链构建RNA链所必需的,DNA模板链在转录过程中起模板的作用。
它的功能是在正在生长的RNA分子的3末端添加核糖核苷酸。在原核生物中,RNA聚合酶的脱辅酶需要一个称为sigma 70的辅因子。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也是催化DNA聚合反应的全酶。该酶对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负责复制遗传信息。
DNA聚合酶需要带正电的离子(通常是镁)才能发挥其功能。
DNA聚合酶有几种类型:DNA聚合酶III是一种具有两种核心酶(Pol III)的全酶,每种酶均由三个亚基(α,ɛ和θ)组成,具有两个β亚基的滑动夹,以及具有多个亚基(δ,τ,γ,ψ和χ)的电荷固定。
碳酸酐酶
碳酸酐酶,也称为碳酸盐脱水酶,属于全酶的一个家族,可催化二氧化碳(CO2)和水(H20)快速转化为碳酸氢盐(H2CO3)和质子(H +)。
该酶需要锌离子(Zn + 2)作为辅助因子才能发挥其功能。碳酸酐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因此,其活性很重要,因为它有助于维持血液和组织之间的酸碱平衡。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在动物组织中运输气体的非常重要的全酶。红细胞中存在的这种蛋白质含有铁(Fe + 2),其功能是将氧气从肺部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是四聚体,这意味着它由4条多肽链或亚基组成。
该全酶的每个亚基包含一个血红素基团,每个血红素基团包含一个可以与氧分子结合的铁原子。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基团是其辅基,是其催化功能所必需的。
细胞色素氧化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是一种参与能量产生过程的酶,该过程在几乎所有生物的线粒体中进行。
它是一种复杂的全酶,需要某些辅因子,铁和铜离子的协同作用才能催化电子转移和ATP产生的反应。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是所有细胞的另一种重要的全酶,因为它参与一种普遍的代谢途径:糖酵解。
它的功能是催化磷酸基团从一个称为磷酸烯醇丙酮酸的分子转移到另一个称为二磷酸腺苷的分子,从而形成ATP和丙酮酸。
脱辅酶需要钾(K')和镁(Mg + 2)的阳离子作为辅助因子来形成功能性全酶。
丙酮酸羧化酶
另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丙酮酸羧化酶,这是一种全酶,催化羧基向丙酮酸分子的转移。因此,丙酮酸转化为草酰乙酸,草酸是代谢的重要中间体。
为了发挥功能活性,脱辅酶丙酮酸羧化酶需要一种称为生物素的辅因子。
乙酰辅酶A羧化酶
乙酰辅酶A羧化酶是一种全酶,顾名思义,其辅因子是辅酶A。
当脱辅酶和辅酶A偶联时,全酶具有催化活性以执行其功能:将羧基转移至乙酰辅酶A,从而将其转化为丙二酰辅酶A(丙二酰辅酶A)。
乙酰辅酶A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均起重要作用。
单胺氧化酶
这是人类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全酶,其功能是促进某些神经递质的降解。
为了使单胺氧化酶具有催化活性,它需要与其辅因子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共价结合。
乳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是所有生物的重要全酶,尤其是在消耗大量能量的组织中,例如心脏,大脑,肝脏,骨骼肌,肺等。
该酶需要存在其辅因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才能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反应。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酶是预防细胞毒性的重要全酶。它的功能是将细胞新陈代谢的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
过氧化氢酶的脱辅酶需要两个辅因子来激活:一个锰离子和一个与血红蛋白类似的辅基HEMO。
参考文献
- Agrawal,A.,Gandhe,M.,Gupta,D.,&Reddy,M.(2016年)。血清乳酸乳酸脱氢酶(LDH)-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中的初步研究。临床与诊断研究杂志,6-8。
- Athappilly,FK和Hendrickson,WA(1995)。通过MAD阶段确定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生物素结构域的结构。结构,3(12),1407–1419。
- Berg,J.,Tymoczko,J.,Gatto,G.和Strayer,L.(2015年)。生物化学(第8版)。WH Freeman and Company。
- Butt,AA,Michaels,S.&Kissinger,P.(2002)。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某些机会性感染和HIV进展的关系。国际传染病杂志,6(3),178–181。
- Fegler,J。(1944)。碳酸酐酶在血液中的功能。大自然,137–38。
- Gaweska, H., & Fitzpatrick, P. F. (2011).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 of the monoamine oxidase family. Biomolecular Concepts, 2 (5), 365–377.
- Gupta, V., & Bamezai, R. N. K. (2010). Human pyruvate kinase M2: A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Protein Science, 19 (11), 2031–2044.
- Jitrapakdee, S., St Maurice, M., Rayment, I., Cleland, W. W., Wallace, J. C., & Attwood, P. V. (2008). Structure, mechanism and regulation of pyruvate carboxylase. Biochemical Journal, 413 (3), 369–387.
- Muirhead, H. (1990). Isoenzymes of pyruvate kinase. Bio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18, 193–196.
- Solomon, E., Berg, L. & Martin, D. (2004). Biology (7th ed.) Cengage Learning.
- Supuran, C. T. (2016).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arbonic anhydrases. Biochemical Journal, 473 (14), 2023–2032.
- Tipton, K. F., Boyce, S., O’Sullivan, J., Davey, G. P., & Healy, J. (2004). Monoamine oxidases: certainties and uncertainties.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11 (15), 1965–1982.
- Voet, D., Voet, J. & Pratt, C. (2016). 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 Life at the Molecular Level (5th ed.). Wiley.
- Xu, H. N., Kadlececk, S., Profka, H., Glickson, J. D., Rizi, R., & Li, L. Z. (2014). Is Higher Lactate an Indicator of Tumor Metastatic Riskα A Pilot MRS Study Using Hyperpolarized13C-Pyruvate. Academic Radiology, 21 (2), 22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