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显热是由它的温度来升高供给到对象的热能。它与潜热相反,在潜热中,热能不会增加温度,但会促进相变,例如从固态变为液态。
一个例子阐明了这个概念。假设我们在室温20°C下有一壶水。当我们将其放在炉子上时,所提供的热量会缓慢升高水的温度,直到达到100°C(海平面水的沸腾温度)。所提供的热量称为显热。
加热手的热量是显热。资料来源:
一旦水达到沸点,燃烧器提供的热量便不再升高水的温度,该温度保持在100°C。在这种情况下,所提供的热能被用于蒸发水。所提供的热量是潜在的,因为它没有使温度升高,而是引起了从液相到气相的变化。
实验事实是,达到一定温度变化所必需的显热与该变化以及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概念和公式
已经观察到,除了质量和温度差之外,显热还取决于材料。因此,显热与质量和温度差乘积之间的比例常数称为比热。
提供的显热量还取决于该过程的执行方式。例如,以恒定体积而不是恒定压力进行处理是不同的。
等压过程中(即在恒定压力下)显热的公式如下:
Q = cp。m(T f-T i)
在上式中,Q是提供给质量为m的物体的显热,它已将其初始温度T i升高至最终值Tf。在前面的等式中,还出现了cp,它是材料在恒定压力下的比热,因为该过程已以此方式进行。
还要注意,显热在被物体吸收并引起温度升高时为正。
在将热量提供给封闭在刚性容器中的气体的情况下,该过程将是等容的,即体积恒定;显热公式将如下所示:
Q = c v。米 (T f-T i)
绝热系数γ
对于相同的材料或物质,恒定压力下的比热与恒定体积下的比热之间的比值称为绝热系数,通常用希腊字母γ表示。
绝热系数大于1。在等压过程中,将一克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度所需的热量要比等容过程的要大。
这是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下,一部分热量用于进行机械功。
除了比热,通常还定义物体的热容。这是将人体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热容量C
热容量用大写C表示,比热用小c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
C =c⋅m
其中m是身体的质量。
还使用摩尔比热,其定义为将一摩尔物质的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或开尔文所需的显热。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比热
大多数固体的摩尔比热值接近R的3倍,其中R是通用气体常数。R = 8.314472J /(摩尔*)。
例如,铝的摩尔比热为24.2 J /(mol℃),铜为24.5 J /(mol℃),金为25.4 J /(mol℃),软铁为25.1 J /(摩尔℃)。请注意,这些值接近3R = 24.9 J /(mol℃)。
相反,对于大多数气体,摩尔比热接近n(R / 2),其中n是整数,R是通用气体常数。整数n与组成气体的分子的自由度数有关。
例如,在单原子的理想气体中,其分子仅具有三个平移自由度,在恒定体积下的摩尔比热为3(R / 2)。但是,如果它是双原子的理想气体,则另外还有两个旋转度,因此cv = 5(R / 2)。
在理想气体中,恒定压力下的摩尔比热与恒定体积之间的以下关系成立:cp = cv +R。
水值得一提。在25℃的液态下,水的cp = 4.1813 J /(g℃),摄氏100度的水蒸气的cp = 2.080 J /(g℃),零摄氏度的水冰的cp = 2050 J /(g *)。
潜热的差异
物质可以处于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改变状态需要能量,但是每种物质根据其分子和原子特性以不同的方式对其作出反应。
当固体熔化或液体蒸发时,物体的温度将保持恒定,直到所有粒子都改变其状态为止。
因此,物质可能处于两相平衡状态:例如,固态-液态或液态-蒸汽。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添加或移除少量热量将一定数量的物质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
提供给材料的热量导致其颗粒更快振动并增加其动能。这转化为温度升高。
它们获得的能量可能很大,以致它们不再返回其平衡位置,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温度不会升高,但物质会从固体变成液体,或者从液体变成气体。
发生这种情况所需的热量称为潜热。因此,潜热是物质可以改变相的热。
这是显热的差异。吸收显热的物质会升高其温度并保持相同状态。
如何计算潜热?
潜热由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L可以是汽化比热或聚变热。L的单位是能量/质量。
科学家根据热参与的反应类型给热赋予了许多名称。例如,有反应热,燃烧热,固化热,溶液热,升华热等等。
表中列出了许多不同物质的多种热值。
解决的练习
例子1
假设铝块的质量为3 kg。最初的温度是20°C,您想将其温度提高到100°C。计算所需的显热。
解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铝的比热
cp = 0.897焦耳/(g°C)
然后加热一块铝所需的热量将是
Q = cpm(Tf-Ti)= 0.897 * 3000 *(100-20)J
Q = 215280 J
例子2
计算在海平面上将1升水从25°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用千卡表示结果。
解
首先要记住的是1升水重1千克,即1000克。
Q = cpm(Tf-Ti)= 4.1813 J /(g℃)* 1000 g *(100℃-25℃)= 313597.5 J
卡路里是能量的一个单位,它定义为将一克水升高一摄氏度所需的显热。因此,1卡路里等于4.1813焦耳。
Q = 313597.5 J *(1卡路里/ 4.1813 J)= 75000卡路里= 75 kcal。
例子3
将一块360.16克的材料从37℃加热到140℃。提供的热能为1150卡路里。
加热样品。资料来源:自制。
查找材料的比热。
解
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公式将比热表示为显热,质量和温度变化的函数:
cp = Q /(mΔT)
替换数据,我们得到以下内容:
cp = 1150 cal /(360.16 g *(140℃-37℃))= 0.0310 cal /(g℃)
但是由于一个卡路里等于4.1813 J,结果也可以表示为
cp = 0.130 J /(克℃)
参考文献
- Giancoli,D.,2006年。《物理:应用原理》。6 日。Ed Prentice Hall。400-410。
- 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L.,2007年。《物理学:世界观》。6 ta缩写。圣智学习。156-164。
- Tippens,P。2011。《物理:概念与应用》。7号 修订版。麦格劳·希尔。350-368。
- Rex,A.,2011年。《物理学基础》。皮尔森 309-332。
- 西曼·泽曼斯基。2016.大学物理与现代物理学。14 日。卷1。556-553。
- Serway,R.,Vulle,C.,2011年。《物理学基础》。9 呐圣智学习。362-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