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日疟原虫是人类疟疾或疟疾的致病因素之一。这种寄生虫具有非常广泛的地理分布,是导致大多数疟疾(一种热带疾病)的原因,这种疾病被认为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像间日疟原虫一样,间日疟原虫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包括在两个宿主中发育的阶段。宿主之一是无脊椎动物,发生性阶段,而另一脊椎动物是发生无性阶段。在超过175种已知的疟原虫物种中,至少有10种寄生于人类,其中4种引起某种形式的疟疾。
资料来源:www.pixnio.com
按蚊属的蚊子是间日疟原虫传播的媒介。有超过450种按蚊,其中50种以上已被确定能够传播引起人类疟疾的四种物种中的任何一种。只有雌性能够传播寄生虫。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估计,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都受到疟疾寄生虫的感染。到2006年,全世界已记录约2.5亿病例,死亡100万人。一些研究表明,2009年有28.5亿人面临某种程度的传播风险。
形态学
间日疟原虫
来自Wikimedia Commons的Usien6
喂食时,按蚊属的雌性蚊子将称为子孢子的寄生虫形式注入人体皮肤。这些形式通过血液到达肝脏。
在肝脏组织中,它们变成滋养体,然后变成裂殖体。在连续的划分中,产生了许多裂殖子,这些裂殖子被排放回血流中。
一旦进入血液,滋养体就会侵入红细胞或红细胞。新的寄生虫分裂后,红细胞破裂,释放出更多的裂殖子。
产生的一些细胞发育成配子细胞,其分化为两种类型,微配子细胞和大配子细胞。因此,当蚊子再次以被感染者为食时,它去除了配子细胞。
配子在蚊子的肠子中融合形成合子,合子转变成称为卵囊的移动形式,然后变成卵囊。
卵囊经过多次分裂后会产生成千上万个子孢子,这些子孢子会迁移到昆虫的唾液腺中。当被感染的蚊子叮咬新的受害者时,它会感染感染形式,开始新的周期。
疾病症状
疟疾可以通过被疟原虫感染的蚊子叮咬或通过注入被该寄生虫污染的血液来传播。
间日疟原虫的感染范围从无症状的寄生虫血症或无并发症的发烧到严重和致命的疾病。
寄生虫的作用会引起发冷,继而间歇性发烧,周期为24至48小时。发烧可能伴有头痛,肌肉疼痛,咳嗽,腹泻,躁动不安,ir妄,贫血,大量出汗,全身无力。
仅这些症状就不能准确区分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其他疟原虫引起的疾病或其他发热的疾病。
为了进行准确的诊断,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可能是浓厚的涂片或外周血涂片)或通过免疫色谱测试来进行寄生虫学确认。
治疗
单纯性疟疾的治疗基于氯喹。伯氨喹用于预防复发。在被认为复杂的情况下,可使用奎宁,辅以抗生素多西环素或克林霉素。
在后一种情况下,静脉给予青蒿素的效果要优于静脉给予奎宁。在高流行地区的孕妇中,应给予预防性剂量的磺胺多辛-伯氨明以消除胎盘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
如果怀疑有疟疾,应将患者送至医疗中心进行寄生虫学确认。仅基于临床图片的治疗仅在没有即时证据及其结果的情况下进行。
建议在头24小时内服用抗疟药,以防止并发症。
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为预防疟疾确立了以下基本原则:
- 快速检测,诊断和治疗所有疾病病例,最好在发病后24小时内。
- 通过熏蒸和消除繁殖场所,通过消灭和控制其生物载体(即蚊子)来减少间日病毒的传播。
- 通过基于化学预防的治疗预防人类新感染。
鉴于世界范围内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重要的战略和规划。其中包括《 2016-2030年全球抗击疟疾技术战略》(针对所有疟疾流行国家的技术框架)和《世界疟疾规划》,该文书旨在协调与本组织抗击疟疾有关的全球活动。疟疾等
参考文献
- Arboleda,M.,Pérez,MF,Fernández,D,Usuga,LY和Meza,M.(2012年)在哥伦比亚Apartadó住院的间日疟原虫疟疾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概况。Biomédicavol.32(增刊); 58-67。
- Garnham,PCC(1988)。人的疟疾寄生虫:生命周期和形态(不包括超微结构)。在:Wermsdorfer WH,Mc Gregor I,疟疾编辑:疟疾学原理和实践。纽约:丘吉尔·利文斯通,第1卷。我:61-96。
- Guerra CA,Howes RE,Patil AP,Gething PW,Van Boeckel TP,Temperley WH等人。(2010)国际间的界限和处于风险中的间日疟原虫传播的风险。2009年。PLoSNegl Trop Dis 4(8):e774。
- Mueller,I.,Galinski,MR,Baird,JK,Carlton,JM,Kochar,DK&Alonso,PL(20099.间日疟原虫(一种被忽略的人类疟疾寄生虫)知识的主要空白。柳叶刀传染病.9(9 ):555–566。
- 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规划。《 2008年世界疟疾报告》。日内瓦:世卫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