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主立宪制是其中的国王是国家元首的政治制度,但他的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由包括一系列权利的宪法的限制。
根据政治思想家弗农·博格达诺(Vernon Bogdanor,1997)的说法,君主立宪制一词是法国作家W.Dupré首次使用的,该书是君主立宪制宪制和联合国宪章》的作者,于1801年出版。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
特点
-它由一种政体组成,其中君主与有组织的宪政政府分享权力。
-君主/国王可能只是仪式性的人物,而在做出影响一国政府的决策时却没有真正的权力。
-有些君主立宪制国家是英国,西班牙,约旦,比利时,泰国或柬埔寨。
-君主立宪制出现于17世纪,与欧洲自由主义的起源相吻合。
-在权力起源上与绝对君主制不同。在绝对君主立宪制中,权力是由神圣的恩典赋予国王的权力,而在宪法君主立宪制中,权力是从人民身上散发的。这意味着君主必须遵守宪法中包含的一系列规则或权利。
-必须将这种政治制度与其他类似形式的政府区分开来,例如议会君主制。双方都同意主权属于人民。但是,在后者中,君主的形象仅具有象征性的权力,因为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居住在科尔特将军或议会中。
起源
君主立宪制是在17和18世纪的思想家中找到其原则的,这些思想家主张分权和欧洲国家的政治改革。
在这些世纪中,发生了两个基本的历史事件,带来了一系列文化和思想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政府体制的实施:科学革命和启蒙时代。这种文化潮流的思想家捍卫了一系列观念,这些观念在18世纪末《狄德罗百科全书》和《达兰伯特》中得到反映。
在启蒙运动伟大著作中发表的那些思想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思想家所具有的进步和改革精神。
在百科全书的页面上,收集了所有关于时间的知识,反映了对科学,进步和宽容的热爱精神。为了取得这一进展,有必要把宗教放在一边,以回答所有普遍的问题。
撇开以神论为中心的理论之后,人的幸福以及社会的幸福就成为最终目标。这些理论思想逐渐被转化为真正的政治改革。
必须记住,君主专制的理由是上帝,他已将权力交给了国王。随着宗教和教会重要性的丧失,这种政治体系正在逐渐失去意义。
开明的专制
随着这些改良主义思想的增强,绝对君主制让位给开明的专制主义。
开明的专制主义是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由于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被一些改良主义思想家接受。君主拥有所有权力,但他对平民百姓做出了一系列让步,并限制了贵族和神职人员的权力。该制度的座右铭是“一切为了人民,没有人民”。
世界上君主制的变化进程很缓慢,因为在十七世纪,路易十四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绝对君主之一,继续展现出他在法国王位上的非凡力量。
回到当时的思想家,有两个对于欧洲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以及彻底终结旧政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知识分子是约翰·洛克和孟德斯鸠男爵。
有影响力的作家
约翰·洛克(1632-1704)
约翰·洛克的肖像
约翰·洛克属于经验主义者之流,通过经验和明智的世界或感官获得知识。他的政治理论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成熟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他的想法与另一位影响他早期的英国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的思想截然不同,托马斯·霍布斯是政治独裁者的捍卫者,他在他最重要的著作中提出了这样的制度:利维坦。
约翰·洛克(John Locke)的政治理论见他的《政府论纲》(两篇)。洛克是英格兰查理二世统治时期的积极参与者,但直到1688年光荣革命后,他的一些想法才取得成功。
洛克在他的第二篇论文中辩称,人是天生自由的,但为了避免因自然法则而相互伤害,他们必须达成协议。这就是政治力量的形成方式。
他也在这项工作中捍卫基于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洛克在其论文中谈到了一个具有立法权即联邦的独立社区。国王是拥有执行权并遵守英联邦规定的法律的人。在洛克的思想中,这是三权分立的第一个暗示。
孟德斯鸠(1689-1755)
孟德斯鸠
查尔斯·路易斯·德·塞瑟特(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德拉布雷德勋爵(Lord de laBrède)和孟德斯鸠(Baron de Montesquieu)是法国开明的思想家。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法律精神》(1748年),他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并发展了关于国家政府形式应如何发展的自己的理论。
孟德斯鸠遵循英国模式,在其著作《法律精神》中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于男爵来说,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必须掌握在不同的手中,以保障人民的自由。
孟德斯鸠在洛克的最初部门中增加了司法权。此外,开明的思想家更进一步,区分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三种政府形式:
- 君主制。国王拥有力量。根据梅尔文·里希特(Melvyn Richter)的《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思想家将这种政府形式定义为适合现代欧洲国家的政府形式。里希特还申明,开明的思想家将议会定义为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 共和国。权力在于主权人民。
- 专制主义。力量是无限的,掌握在一个人的手中。
根据曼苏伊(Mansuy)在对孟德斯鸠的工作进行的分析中:自由主义和政治制度:孟德斯鸠的贡献,在分析了英语模式之后,思想家采用了另一个标准来区分国家模式对他的社会是否有利:温和。
孟德斯鸠的思想将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并为欧洲逐步建立民主奠定基础。
1688年的革命或光荣的革命
玛丽亚·安格莱斯·拉里奥(MaríaÁngelesLario)引用政治学专家博格达诺(Bogdanor)的话,在《政治研究》杂志上发表文章,确认英语将君主立宪制定义为国王有义务遵守《人权法案》或《宣言》。权利。光荣革命就是这样。
光荣或不流血的革命是以发生的小流血事件命名的。甚至担任英国首相职务的政治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和哲学家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也将革命定义为和平进程,这与欧洲其他革命和起义相反。
但是,有些人不同意这一历史事件的条件,因为根据他们的断言,它不忠实于现实,并证明了这场革命的推动者辉格党所拥有的历史眼光。
随着查理二世统治期间英格兰君主制的恢复,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宗教对抗日益加剧,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分为两派:辉格党(自由派)与保守党(保守派)。
当君主希望他的兄弟和约克公爵詹姆斯二世(James II)继位后,问题就来了。在他登基之前,辉格党试图通过《排他法案》,将詹姆斯二世排除在继承人之列。他的前任的拒绝进一步加剧了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冲突,尽管约克公爵最终登上了王位。
统治不会持续太久,因为辉格党在1688年推翻了詹姆斯二世。一群同谋在新教徒奥兰治亲王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也是新教徒)的帮助下击败了詹姆斯二世。
在与一支大部队一起出现在伦敦之后,他们迫使国王与他的家人流亡。继位之后,威廉继续担任威廉三世的王位,与他的妻子玛丽(Mary)一起,此前曾在1689年签署《英国权利法案》。
从这一刻起,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就建立了,最终由今天的英国君主立宪制让位,以伊丽莎白二世为君主。
德国或欧洲大陆的君主立宪制
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地区都遵循英国君主制之前的英语模式。但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定义与英国不同。植入德国的自由主义更为保守。
根据拉里奥(Lario)的说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定义了一个政治体系,在该政治体系中,权力继续存在于国王的形象中。它是比英语定义更具体的定义,它出现于19世纪初。
欧洲大陆的君主立宪制是对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发生的革命的反应。
在这种政府模式中,人民代表制和君主制处于同一水平。这是对革命进程的回应,因为通过君主立宪制,这些革命尝试得以缓和。
继拉里奥之后,德国人设计的这一制度的宪法曾经由国王授予。该《基本法》仅将与法律有关的职能归于部长,因此他们在法院没有政治责任。遵循英国模式,在法国和美国已经出现的部长职位与议员职位也不相容。
最后,国家在政治理论或宪法中确立的内容与实践中发生的情况之间存在矛盾,最终导致适应英国议会制。政权在不放弃君主制原则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使他们的制度更加议会化,使君主的权力更少,角色也更加不确定。
今天拥有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摩纳哥的阿尔贝二世和西班牙的菲利普五世
今天,仍有一些国家继续保持君主立宪制,而没有成为议员。在这些国家中,国王的形象是活跃的并且具有政治权力,它不像在费利佩六世的西班牙或在其他欧洲国家(例如比利时,丹麦或英国)那样具有象征性。根据Wikipedia网站编制的清单,这些国家具有君主立宪制:
-巴林王国(亚洲)。国王:哈马德·本·伊萨·哈利法。
-不丹王国(亚洲)。国王:吉格梅·格萨尔(Jigme Khessar)Namgyal Wangchuck。
-约旦哈希姆王国(亚洲)。国王:阿卜杜拉二世。
-科威特国(亚洲)。埃米尔:沙巴Al-Ahmad Al-Yaber Al-Sabah。
-列支敦士登公国(欧洲)。王子:列支敦士登的路易斯。
-摩纳哥公国(欧洲)。王子:摩纳哥的阿尔贝二世。
-摩洛哥王国(非洲)。国王:穆罕默德六世。
-汤加王国(大洋洲)。国王:图普六世。
参考文献
- Bogdanor,V。(1997)。君主立宪制。美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 邓恩,J。(1969)。约翰·洛克的政治思想:“政府两论”论点的历史叙述。
- 拉里奥(Lario,A.)(1999)。君主立宪制和议会政府。政治研究杂志。106,277-288。Dialnet数据库的2017年1月13日。
- Locke,J.(2016年)。政府第二篇论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增强媒体。
- Mansuy,D.(2015年)。自由主义和政治制度:孟德斯鸠的贡献。10,255-271。Dialnet数据库的2017年1月13日。
- Richter,M.(1977年)。孟德斯鸠的政治理论。剑桥大学出版社。
- 瓦朗斯(E. Vallance),《光荣的革命:1688年-英国为自由而战》。Hachette Digital。
- Varela,J。(1997)。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国家。96,9-41。Dialnet数据库的2017年1月13日。